• 首页
  • 要闻关注
  • 国际国内
  • 龙江新闻
  • 民生关注
  • 经济农业
  • 文化旅游
  • 教育体育
  • 科技健康
  • 冰城声音
  • 法治在线
  • 数字报刊
  • 한국어
  • Pусский
  • 黑龙江新闻网 >> 文化旅游
    我与《黑龙江日报》同行

     《省报》 速写 丁毅
    1950年代,黑龙江日报社。(万继耀 摄)

    编者按

    75年前的今天,在黑龙江省北安县,第一张《黑龙江日报》诞生了。75年来,她一直坚持生动记录群众生产生活,及时报道基层创造的鲜活经验,反映百姓所思所想所盼,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。读者和通讯员与《黑龙江日报》的故事,说也说不完,本报特选登部分“我与《黑龙江日报》同行”征文,作为75周年的纪念,以飨读者。

    前行路上的老师

    □张持坚

    传来纪念《黑龙江日报》创办75周年的消息,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报社一些老报人的形象,在前行的路上他们给予过我诸多帮助。

    1979年我28岁,从省农场总局报社调到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当记者,在对全省情况熟悉的过程中,《黑龙江日报》成了好帮手。每天邮递员送来报纸,先看《黑龙江日报》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不久,国家开始“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的重大转折,南方沿海地区率先动起来,黑龙江有什么新动向,这是我最关注的。就在这时,杨德三从“老百姓吃豆腐难”切入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:大豆之乡黑龙江,为什么老百姓早起排队买豆腐还不一定能买到?切入点虽小,但揭示的是它背后束缚企业手脚的条条框框,从而呼唤改革的大问题。这给我很大启发。我在街上看到一些到哈尔滨来做豆腐生意的南方人,他们租房子,高价买大豆,做成嫩嫩的“南豆腐”引来人们争相购买,收入不错。这就形成了很大的反差。我上下采访后,写了《南豆腐震动了省政府》的新闻,总社收到后认为是篇“洞小风大”的好稿子,播发后被《人民日报》等多家报纸采用,对工作改进起到了一些推动作用。

    我和方培恩多次共同采访。他是资深记者,采访经验丰富。他的“采访要抓第一手材料”给我印象很深。上世纪80年代初,黑龙江农村“左”的影响还很深,严重束缚农民生产的积极性。老方多次下去采访,因干部在场难以得到真实情况。他决定改变方法,到虎林一带采访。他随火车托运一辆自行车,下车后就骑车到村里和农民聊天,天黑了就吃住在农民家。那时农民睡觉没有枕头,就垫一块砖,老方也垫块砖。这实在的举动赢得农民的信任,大伙掏出了不少心里话。后来乡干部知道了报告县里,县里来车要把他接走,老方没同意,说还要骑车到别的县采访呢。他告诉我,那次采访收获很大,在报上连续刊发了十几篇反映农民呼声的报道,引起很大反响。牡丹江地委将报道作为文件下发,要求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切实改进工作。我将他的经验和体会写成文章,被多家报刊采用。

    工作中,和社长张国昌交往也比较多。在参加省里一些重要会议讨论如何报道时,他深刻而又理智的见解,给我启迪良多。1993年1月13日,《黑龙江日报》头版“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漫议”专栏刊登了我写的一篇题为《该争就争》的文章,说的是国家平价调我省某种原材料给外省,外省用这种材料加工成产品后高价卖给我省,我省里外两头赔账。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,应该怎么看待这种现象?我“该争就争”的观点,就是受到张社长的启发。文章刊发后,引起读者的关注。

    1994年我调到上海工作,但和《黑龙江日报》相关的这些人和事难以忘怀。

    我懂得了新闻摄影的重要性

    □张运峰

    我是一位摄影爱好者,更是《黑龙江日报》的忠实读者,并与这张省报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多年来,感谢省报给我提供新闻摄影的发表园地。

    20世纪90年代初,我参加了有关部门主办的摄影培训班,其中在学习新闻摄影方面,由黑龙江日报社专业老师授课。通过长时间的学习,使我在新闻摄影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和收获。

    记得全国“十佳新闻摄影家”、《中国青年报》著名摄影记者解海龙曾经拍摄的大眼睛照片《我要读书》,在媒体上发表后,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,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支持“希望工程”的狂潮巨浪,奏响了希望工程的序曲。这幅作品最后成为“希望工程”的标志。

    在1999年3月8日,解海龙应邀来哈讲学,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,同时拍摄了新闻图片并在《黑龙江日报》发表,得到了专业老师的鼓励和读者的关注,因此更加增强了我对新闻摄影的热爱和追求。由于我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文化活动,有机会拍摄一些新闻图片,通过《黑龙江日报》老师们的推荐和指导,先后在《黑龙江日报》《生活报》《老年日报》《新都市报》《农村报》等各种报刊发表,其中《老年日报》采用的图片较多,不久我被聘为特约通讯员,并连续三年被评为年度优秀通讯员。在2017《老年日报》成立乐游俱乐部期间,多次组织读者参观旅游活动,我以特约摄影记者的身份参加,并拍摄制了多部纪录片,陆续在新媒体网络平台上发表,深受全国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。

    回首与《黑龙江日报》所结下的情缘,使我深有感触,更使我懂得了新闻摄影的重要性,并学到了许多知识。现在虽然阅读《黑龙江日报》不太方便,但我下载关注了《黑龙江日报》的公众号,定期收看,在《黑龙江日报》创刊75周年到来之际,祝《黑龙江日报》越办越好!走向辉煌!

    人生有缘自相随

    □王云学

    我与《黑龙江日报》有缘,《黑龙江日报》是我的贵人。我当兵时,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被提升为副连职宣传干事。我复员回到地方,从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,被调到厂办当秘书,最后又被提升为厂工会主席。而这一切,都源于我曾在《黑龙江日报》上发表过多篇稿件和作品。当兵时,我宣传部队,歌颂战士,回到家乡,我宣传企业,讴歌工人,最终获得了认可。可以说,《黑龙江日报》改变了我的人生,让我获得了人生的价值。

    我的第一篇稿件起始于1970年。当年,我在原黑龙江省军区独立二师政治部宣传科报道组当通讯报道员。这一年的冬天,阿尔巴尼亚人民军艺术团来哈尔滨进行慰问演出,演出地点就是坐落在大直街上的原红太阳展览馆剧场。演出前,省报约我们部队观看节目,然后写出观后感。当时的这一光荣任务落在了我的头上,看完节目之后,我连夜写出了《人民的军队,英雄的国家——阿尔巴尼亚人民军艺术团演出观后感》。大约11点钟左右,我骑自行车送到报社。第二天,报纸便发表了,接着,我又在省报上陆续发表了影评、评论,描写部队训练、打靶和战士们生活的通讯、消息等报道。第二年,部队鉴于我的写作表现和能力,我很快就被提了干,成为宣传干事,成为了一名军官。

    1980年秋季,我选择复员回到家乡哈尔滨,被分到了哈药集团三精制药(原哈尔滨制药三厂)机修车间当了一名工人。由于我在部队里是搞宣传工作的,平时喜欢舞文弄墨,回到地方以后,没有多久,我又拣起了老本行,开始提笔,给几家报刊杂志电台写稿投稿。我的首选是《黑龙江日报》。我写的《我家那台黑白电视机》《一套来之不易的辞海》《“至真母爱”》和反映工厂生产经营的报道,都在省报上给予了发表。厂长毛春旭发现了我,破格提拔我为厂办公室秘书。当年,省报的魏正一、卢昌宏、李永纪、高学冬、谢晓庚等记者,多次来到我们企业进行采访报道,在我的细心介绍下,都对我厂生产经营做了专访。我们厂生产的,曾荣获国家金奖的“三精牌”人参蜂王浆口服溶液,荣获国家银奖儿童保健品,在《黑龙江日报》都上了大量的宣传报道。其中,李永纪写的一篇宣传企业的报道,还登上了头版头条。除此以外,我个人也写了大量的我们企业与体育联姻的报道,如“黑龙江三精乒乓球俱乐部”“哈尔滨三精太极拳协会”“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”“‘同一首歌’走进三精制药,走进哈尔滨”,以及围棋高手聂卫平,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谢军,以及郎平、姚明等体育名人来厂参观考察活动的报道。由于我的表现优秀,对宣传企业有贡献,1996年,我当上了三精制药有限公司的工会主席。

    人生有缘自相随,我与省报情深切。省报是我的良师益友,省报是我的一生所爱,省报改变了我的人生。与省报结缘,我三生有幸。

    我有一个笔名叫宫平

    □刘海楼

    上个世纪90年代,我有一个笔名叫宫平,是在写一篇公平秤内容的稿件时,省报编辑曹洪波老师给起的。

    有一天我在哈尔滨逛儿童公园早市时,看到公平秤前有人排长队,很多市民拎着刚买的蔬菜、水果、鱼肉等前来称重复秤。同时我还发现人们买的东西不够秤的现象较多,公平秤前也没有人值守。一位老人说在这个早市买菜不够秤的事经常发生,分量差得不太多时就忍了。

    我把看到的这些情况都记到了采访本上,随后又用两天时间到火车站前的部分商家、市场、道里区一家大型早市查看公平秤,发现顾客买东西时也存在短斤少两现象,部分公平秤没人管,形同虚设。

    经过整理采访内容后,我写出了一篇稿子《三访公平秤》,送到《黑龙江日报》社会新闻版编辑曹洪波老师那里。曹老师看过稿子后,又向我了解了采访过程中的一些细节,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当时右手用钢笔,左手使红色毛笔,对我的稿子进行修改润色。并说这稿子抓得不错,很可能会发响了。稿子改完后,曹老师说这稿子别用你的名发表了,我给你起一个笔名,就叫“宫平”吧。当时他还说,你这稿子里面说的都是公平秤的事,用“宫平”笔名和稿子的内容正合拍。同时,曹老师还把我原稿中的标题《三访公平秤》,改成了《公平秤前寻公平》。

    这个稿子发出后,果然引起了很大反响,受到了早市和商家们的重视,起到了加强公平秤管理和监督的做用。过后我再去儿童公园早市回访时,看到公平秤前已经有人在值班,帮助市民复秤了,而且还新增加了一台公平秤。

    后来有一天曹编辑告诉我,用宫平笔名发表的那个稿子在省报社会新闻大赛中获奖了。因年代久远,得了几等奖我记不得了。现在回想起来当年我给省报当通讯员真幸运呀,第一次有了笔名是报纸编辑给起的,并且第一次使用这个笔名发稿就获奖了。

    我的良师益友

    □刘丽珊

    我父母早年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工作时,因为喜爱阅读报纸刊物,每天都要买一份《文汇报》。后来他辗转各地工作,都离不开当地各种报纸。

    我受父亲的影响,对报纸也独有情钟。工作期间,我单位定了多种报刋,无论多忙,我都抽时间看。特别是《黑龙江日报》,我是必读的。她传播着省内外大事,她有正确的舆论导向,鲜明的地方特色。我不仅读报,也经常投稿。

    记得30年前,第一次投稿,繁繁乱乱地写了一千多字。投稿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结果,天天把《黑龙江日报》从一版看到末版。终于有一天,我在报上发现了我的文章,再仔细一看,见报稿件只有五百字左右,是个小“豆腐块”。但我也十分激动,毕竟是我的处女作呀。对照我的原稿,发现见报稿件文字更加简练,中心更加突出。心想,编辑要花费多少心血和时间改稿啊。我从心里感激为我改稿的编辑,同时也告诫自己,以后要努力提高写稿质量,尽量减少编辑的工作量。从此后,一发不可收,经常为《黑龙江日报》投稿,有的被陆续采用。

    我有一位表妹,70年代参加工作就在黑龙江日报社铅印室捡字。捡字工要对2800个常用字位熟记在心,对各种字号要明确区分。有一次我去报社找她,看见她和同事抬着一大块排好的铅字版往印刷车间送,累得满头大汗。她说用完之后还得用火熔了重新铸字呢。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,排版印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,改为用微机排版,电脑编辑。告别了“铅与火”的落后时代,从黑白到彩色胶印,从纸和笔发展到数字化采编,走上了“光与电”的科技新时代。我表妹经过努力学习,从捡字工成长为一名编辑,坐在电脑前排版。她说,我一开始画版,用红笔在版样纸上画,大样小样一遍遍地调整版面,费时费力。后来采用电脑排版,速度和质量大大提高了。现在《黑龙江日报》从单一纸媒到多媒体传播,实现了一次次历史性跨越。如今我虽退休了,但是我见证了《黑龙江日报》的重大变革、社会进步与发展,我很自豪。


   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
    ${column.name} - 黑龙江新闻网
    重点推荐
  •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-2号,未经允许不得镜像、复制、下载
  •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
  • 许可证编号: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